日前微信股票配资,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2025年1月)在京召开。本期论坛重点聚焦2025年全球贸易展望、影响分析及应对。与会专家认为,2025年中国外贸仍具韧性、前景可期,“内外贸一体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都将助力中国外贸发展新优势。
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发布了题为《2024年外贸形势分析及2025年展望》的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首先,2024年前11月我国货物贸易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趋势,增速优于2023年,前四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韩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等贸易方式均实现增长;服务贸易方面,逆差逐渐收窄,竞争力提升。
其次,贸易增长亮点频现。货物贸易领域,机电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及船舶汽车产业出口表现突出;服务贸易领域,知识密集型服务和旅行服务增长显著。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成为外贸增长的有力引擎,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迅猛,国际市场拓展步伐加快。
此外,外贸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RCEP的生效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推进以及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为我国外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逆全球化的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以及主要经济体增长的乏力,构成了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望2025年,报告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奠定发展基调。我国需把握机遇,配合强劲韧性的优势产业及政策措施,借助新兴经济体发展推动外贸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张晓涛做了题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应对》的专题报告。张晓涛回顾了2024年初对2024年中国外贸的预测结论与逻辑,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与新发展格局构建下“如何判断形势—如何判断影响—如何判断结果”的分析框架,指出自2008年开始,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大转折的趋势性区间,各国在统筹“发展与安全”考量中选择与应对,产业链变化的影响深远且长期。
张晓涛认为,2025年中国外贸仍具韧性、前景可期,因为我国已具备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变局的经验,外贸企业通过调整应对不利挑战已见成效,各类政策产生积极效应,“内外贸一体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都将助力中国外贸发展新优势。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友俊参与对话环节。童友俊认为,作为企业负责人,建立信心基于更具体的分析,基于企业的信息技术优势、专业人才储备,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外贸企业便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韧性。延伸至国家层面,基于客观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深刻理解到我国的外贸韧性,这不仅对企业和社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参考。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分析师吴铮表示,从产业结构看,俄罗斯在原油和部分化工金属产品有优势,中国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完善。中俄贸易发展与产能合作前景可期。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胡增玺参与对话环节。胡增玺指出,中俄贸易因中国全产业链优势、俄罗斯资源优势及国际形势,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希望未来国际社会通过分工与合作惠及各国。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微信股票配资,国际贸易形势论坛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